3月4日,寧夏代表團抵京的第三天,每個人都很忙碌——雖然大會還未正式開幕,住寧全國人大代表卻已經開啟“參會模式”,抓緊時間對議案建議進行最后的修改和完善。
今年是本屆全國人大代表任期的最后一年,大家再次相聚北京,交流中有自豪,有感慨,更有期待。
記者來到張八五代表的房間,他正在整理《關于推進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和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水利工程的建議》。“過去幾年,寧夏代表團齊心協力,一系列重點建議引起國家高度重視并逐步得到解決,中南部百萬群眾喝上了放心水,寧夏人離高鐵夢越來越近,神華寧煤400萬噸煤制油項目成為寧夏人驕傲的‘世界級工程’。今年,寧夏代表團提出的建議議案依然圍繞著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問題短板,涉及脫貧攻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項目建設、改善民生等,其中《關于加快推進寧夏融入全國高鐵網的建議》《關于支持寧夏建設綜合交通樞紐示范城市打造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議》等10條建議將以寧夏代表團名義提交全國兩會。
“粗算了一下,這5年來,我個人主導及聯名提出的建議大概有30件,在這些建議辦理過程中,固原市40萬貧困山區群眾吃上了甘甜的涇河水,告別了長期吃苦咸水的歷史;截至2016年底,固原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山區上中職、高職的學生,免除了生活費、書本費、交通費等;這幾年我們和江蘇、浙江、天津等省市合作辦學,職業學生就業率達到98%。”馬漢成代表說。
抵京3天里,羅春桃代表一直在翻閱資料,“我覺得,還應該再提提科研創新方面的建議。”羅春桃扎根寧東,親身經歷和參與了這塊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變成了寧夏的“一號工程”、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作為神華寧煤集團煤化工研發中心一線工作者,她非常清楚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2013年全國兩會,羅春桃提出“加大西部科研投入,推動新型煤化工產業高效清潔可持續發展的建議”。2014年,她進一步建議“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保護創新、激勵創新”,可喜的是,隨著建議的落實,國家對寧夏科研投入力度逐漸加大,寧夏的科研水平在不斷攀升。今年,“神華寧夏煤業集團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成功產油,其中關鍵設備“神寧爐”,就是由神寧集團自主開發,并成為此領域最高水平“中國制造”的代表作。
今年,羅春桃準備將“加大國企改革力度,激發國企創新活力,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建議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同時她準備建議,國家加大對寧夏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政策支持,“希望國家能夠充分考慮寧夏實際,在落實‘中國制造2025’過程中,相關政策、專項資金等向寧夏傾斜,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加快寧夏制造強區建設。”
這5年來,王永耀代表一直在為破解老工業城市“衰老”之惑積極努力著。曾經在石嘴山工作過的他見證了寧夏“工業長子”的辛酸與榮耀:曾為寧夏生產出第一度電、第一噸煤,第一噸鋼鐵、第一噸活性炭的石嘴山市,半個多世紀以來為國家貢獻了200萬噸優質太西煤、2000多億工業產值、200億稅收;隨著資源枯竭,石嘴山市經濟社會發展困難重重,污染、資源開采導致植被破壞,一度位列全國重污染城市前十,發展舉步維艱……這次參會,王永耀準備了3件建議,話題依舊與這個“老去”的城市息息相關:“希望國家能夠加大對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和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力度。”
代表們關注的領域和內容在變,調研的寬度和深度在變,反映的問題與建議也在變,但緊扣時代脈搏、傾聽人民心聲的初心始終未變,為改革發展多進諍言、多謀良策、多出實招的責任擔當始終未變。
“履職最大的感受就是心中一定要有百姓。要真正為老百姓建言獻策,真正把老百姓關注的事情盯著推進,落實到位。當你用真情為民服務的時候,老百姓也會回報一個真情的支持,所以我感到很欣慰。”馬漢成說。
截至目前,寧夏代表團擬提交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議案3件、建議42件。(記者 尚陵彬 李東梅 馬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