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養殖致富,張平很高興選了一條好路子
走進西吉縣吉強鎮楊河村,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養殖能手張平的羊舍。羊圈被6棵大柳樹包圍,潔白的羊群點綴其間,使村莊一角格外美麗。
這是張平的“致富圈”,100多只基礎母羊,每年給他家帶來10萬元以上的利潤。前些年,張平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務工,草畜養殖是家里的副業,他是方圓有名的泥瓦匠。由于身體原因,2014年,放下瓦刀當起羊倌。
張平從小跟著父親學做泥瓦工,從村里農家小院到外地大型工地,他和父親一起走南闖北靠雙手支撐家里的生活。“那個時候,我們給別人打工,沒有拿不下的活。每年收入可觀,一個人能賺七八萬元。你看,我住的房子就是自己蓋的。”談起自己的手藝,張平充滿自豪。
2014年,張平在工地干活時突感腰部不適,經查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醫生叮囑張平今后不能再干重體力活,張平因此離開了建筑行業。
“今后能干什么?”回到家里,張平結合多年在外務工的經驗思索將來的發展。經過一番考察,張平選擇了短平快的圈養方式進行基礎母羊養殖。“楊河村四面環山,耕地面積少且貧瘠,種植經濟作物收益不大,種草養羊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家人都有養羊經驗。”
說干就干,張平在自家門前的空地上搭建起羊圈,用打工攢的錢買回30只基礎母羊。養了一段時間后張平發現,羊生長速度快,繁殖頻率高,邊出欄邊繁殖留種,一年下來,增加了20多只羊。張平還翻閱養殖書籍,結合養殖實踐總結出一套高效的養殖方法。有了科學知識支撐,殖場規模不斷擴大,養殖效益逐步凸顯,他又貸款4萬元將飼養規模擴大到100只。一年時間,他的羊圈出欄羊羔200多只,純收入超過10萬元,張平還清了貸款,更堅定了依靠養羊脫貧致富的信心。
談及下一步打算,張平說:“我最想做兩件事情,一是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明年把基礎母羊擴大到200只;二是聯合村里養殖戶成立專業合作社,一起致富。”(記者 容晨文/圖)
|